你不可不知道的五十肩

什麼是五十肩?
「五十肩」正式醫學名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(Adhesive Capsulitis),又稱冰凍肩或肩周炎。是指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(特別是關節囊)發炎並產生沾黏,導致肩膀疼痛和僵硬,活動範圍大幅受限。
之所以叫“五十肩”,是因為它好發於中年族群,常見於約40~60歲的人,尤以50歲左右最為典型。女性罹患五十肩的比例稍高於男性。統計上每100人就有2~5人曾受五十肩的困擾。五十肩會造成肩膀持續疼痛,甚至影響日常活動能力,是中壯年常見的肩部問題之一。

五十肩怎麼形成的? 


五十肩的病因根據臨床經驗,可區分為「原發性」和「續發性」兩種:


原發性五十肩:無明顯誘因的五十肩。年齡通常是這類患者最主要的因素,肩關節組織隨著年紀增長逐漸退化,導致發炎和沾黏。也就是說,自然老化被認為是原發性五十肩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人體在40歲之後組織修復能力下降,如果長期缺乏肩部的保養活動,到了50歲上下就可能出現肩關節囊發炎沾黏的情形。這類五十肩往往「找不出明確原因」。
續發性五十肩:有明確誘因或相關疾病導致的五十肩。常見的誘因包括外傷或手術後的肩部活動不足,例如肩膀曾受傷、車禍後肩部固定、手臂打石膏長期不動,甚至中風後因疼痛不敢動,長期下來肩關節囊因缺乏活動而變得僵硬沾黏。此外,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被認為會提高五十肩的風險,例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甲狀腺機能異常等患者罹患五十肩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~5倍。其他可能相關的原因還包括肩部發炎(如嚴重的肩膀肌腱炎)、自體免疫反應等。簡單說,任何會導致肩關節長時間不動或發炎的狀況,都可能成為五十肩的原因。


我的症狀像五十肩嗎? (線上檢測是否為五十肩)


五十肩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肩膀疼痛、僵硬與活動受限。症狀通常是逐漸出現並且持續一段時間。


以下是五十肩常見的症狀:
肩膀疼痛:肩關節會出現深層的疼痛,位置難以用手指指出,只覺得整個肩膀都在痛。這種疼痛在早期非常明顯,甚至不動的時候也隱隱作痛。尤其夜間疼痛加劇是五十肩的一大特點。很多患者夜裡因肩膀疼痛難以入眠,翻身時如果壓到患肩會痛得更加厲害。特定動作如抬手拿物品或肩部受到碰撞,會引發劇烈疼痛。
肩部僵硬、活動受限:隨著病程發展,肩關節會變得越來越僵硬,活動角度逐漸減少。嚴重患者可能發現某些方向已經抬不起來或轉不過去。如手無法高舉過頭,或是手臂無法向外側抬高,以及手背不到背後。這種活動受限可能影響日日常梳洗、更衣等簡單動作。
病程階段:五十肩的症狀通常經歷三個階段的變化過程:
1.疼痛不卡卡-第一階段:疼痛期(Freezing): 肩膀持續疼痛,活動略有不便但尚未明顯僵硬。常持續數週到數月不等。
2.疼痛又卡卡-第二階段:僵硬期(Frozen):疼痛漸漸減輕,但肩關節變得愈發僵硬,活動角度明顯受限。此階段可能持續數月甚至長達一年。
3.不痛仍卡卡-第三階段:解凍期(Thawing):疼痛消失,肩關節的活動度慢慢恢復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復原,多數人的肩膀功能可以逐步接近正常。

 

每個人的病程長短不一,幾個月甚至能拖個一年兩年以上。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患者可能長期處於肩痛和肩關節功能受損的狀態,對生活品質造成不小影響。


治療方式:如何治療五十肩?


五十肩要治療好,一定要遵循三大原則:
1.消除反覆發炎原因
2.針對沾黏部位解離
3.治療完成後的肩膀恢復完整功能


針對輕微的五十肩,常見的治療有:藥物治療、復健、伸展運動、按摩、針灸推拿、物理治療、小針刀、類固醇注射、關節囊擴張術,有些嚴重者,甚至需要手術。


然而,經過三個月未痊癒之患者,可以採取新式微創關節囊擴張療程
與舊式關節囊擴張術不同的是,五十肩的表現多樣,舊式擴張術像是公式,使肩關節囊暫時被液體撐開,但無個人化針對病因治療,而新式微創關節囊擴張療程同時具備淺層針刀、深層微針解沾黏後,再以完整的擴張術使關節恢復均勻,免於反覆發作需要手術的困擾。

(新式微創關節囊擴張療程介紹)


五十肩手術治療:少數嚴重病例或病程拖很久、保守治療無效者,可能需要考慮手術介入。

主要有兩種手術方式:


麻醉下的肩關節手法鬆動(Manipulation Under Anesthesia):在病人全身麻醉放鬆的狀態下,強制活動患者的肩關節。將沾黏的關節囊和軟組織強行拉開或扯裂。術後肩關節活動度往往立即增加,不過這種方式可能造成組織的拉傷或構造受損。
肩關節鏡手術:這是一種微創手術。醫師會在肩部開幾個小切口,插入關節鏡在直視下剪開或移除沾黏的關節囊組織,同時也會檢查肩膀內有無其他病灶,對於長期五十肩造成的嚴重攣縮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案。術後需要配合積極的物理治療,確保剪開的關節囊不再沾黏回去。


簡易五十肩的居家運動與預防建議:
針對肩膀活動受限的方向,建議進行伸展運動,例如手指爬牆、交叉手運動、拉毛巾運動或肩擺動等。每天可進行4~5次,每次約5到10分鐘即可。
若希望透過運動來復健五十肩,應該在發病初期就開始,才能獲得較好的療效。此外,這並非短期內就能見效的治療方式,需要長期堅持才能達到改善肩部活動度的效果。